為及時了解掌握原州區2023年新收獲小麥質量狀況,在小麥收獲第一時間,原州區發展和改革局認真開展收獲小麥質量監測樣品扦取、整理及轉送等工作,涉及2個鄉(鎮)6個行政村(組)。今年按照產量權重分配數量和統一要求,采集新收獲小麥質量安全監測樣品自治區本級1份、市縣級2份,新收獲小麥質量調查樣品5份,采集品種為蘭大211、寧冬20、隴育5號、寧冬16號,采集樣品共7份,均為農戶扦樣樣品。樣品采集全過程使用寧夏糧食質量安全溯源監測系統終端進行拍照、錄像,并進行扦樣地點定位,確保了樣品的真實性和代表性,實現了樣品的可追溯。
樣品扦取結束后,樣品在寧夏糧油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進行集中會檢。從檢測數據獲悉,整體質量較上年下降,一等、中等以上比例為近三年來較低水平。采集樣品5個,涉及2個鄉鎮5個行政村。容重平均值764g/L,較上年降低13g/L,變幅711g/L~786g/L,一等至五等比例分別為0.0%、60.0%、20.0%、0.0%、20.0%,中等以上占80%,較上年降低20.0個百分點,一等比例降低22.2個百分點。千粒重平均值33.3g,較上年增加1.9g,變幅30.6g~37.8g。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.4%,較上年降低3.1個百分點,變幅0.3%~2.1%,其中符合一等(≤6.0%)的比例為100.0%,較上年增加22.2個百分點。硬度指數平均值66.1,較上年增加4.5,變幅63.1~70.3,硬質小麥(≥60)比例為100.0%,較上年增加33.3個百分點。內在品質方面:籽粒濕面筋含量平均值29.7%,變幅27.5%~34.8%。粗蛋白質含量平均值14.1%,變幅13.0%~16.5%。濕面筋和粗蛋白質含量均較上年提高,內在品質逐步提升。
通過組織開展新收獲小麥質量監測,使我們能夠及時全面了解當年種植糧食品種質量等狀況,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可靠數據,也為農戶下一年種植品種結構調整提供一定數據支撐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